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石屏县:扶贫帮困接地气 村民致富奔小康

    信息发布者:普文起
    2017-04-28 10:52:39   转载
    日期:2017-04-10 10:37 作者: 来源:云南日报
     
    下载文件:  


    蔬菜大棚种植基地

      本报记者 左超/文 李秋明/图

      省招商合作局自2015年8月在石屏县龙武镇法乌村开展“挂包帮”“转走访”以来,充分发挥招商扶贫的优势,着力推进产业扶贫。短短一年半时间,村里89户人家建起199亩蔬菜大棚,户均增收1.5万元;能集中养殖60头肉牛、养殖60头繁殖母牛的基地都建好了,以基地集中养殖带动农户分散养殖的产业发展起来了;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广东温氏集团建设的两个年总出栏2000头的生猪养殖厂,总投资220万元中,有省招商合作局筹集的100万元作为贫困户的入股资金,6月份投产后村民们还能分红啦……一个个接地气的项目让村里人看到了拔除“穷根”奔小康的希望,庄稼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法乌村,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去一趟的路上却并不诗意,山高谷深路弯,耗时费力。这个地处石屏县西北部的山村,长期以来村民出行困难,即便是现在硬化路面修到了村子里,从县城出发经龙武镇再到村里不足100公里的路程仍需近4个小时。

      大山的阻隔,使这里的人们长期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静的日子。因远离城市和集市,村民们种植的蔬菜、饲养的牲畜很难卖出去,所以虽然改革开放那么多年了,村子依然是贫困村。

      据介绍,法乌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379户人家,人口分布在方圆2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或嵌在山坳里,或居于山头之上,2015年统计时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09户,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1800元,与脱贫标准尚有不小的距离。

      没有山区群众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山区群众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全面小康。脱贫致富的号角一旦在全中国吹响,脱贫致富就成了全国、全省、各阶层、各单位的共同奋斗目标,“挂包帮”更是把脱贫攻坚任务分解落实到了每一个具体的单位和个人。

      两年前,在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下,省招商合作局挂钩帮扶法乌村。该局立刻派出工作队进驻法乌村,调研当地产业结构、发展环境、至今穷苦的原因所致、脱贫致富的出路在哪里,扶贫报告应声而出。该局迅速组织工作力量,开始从产业、基础设施、技能、观念等各方面,对这个藏在深山的村子进行全方位帮扶。驻村工作队员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和不断来村子里考察产业扶贫的企业家团队,给这个安静的小村庄带来了山外面的信息,带来了勃勃生机。村民从观望到积极投入,大家开始相信脱贫致富的目标一定能实现,村民们脱贫致富的决心更加坚定、信心更足了。

      种植大棚蔬菜、科学养殖肉牛和生猪,让脱贫增收有了抓手

      深入法乌村委会山间谷底的岔河村,只见并不宽阔的山间平缓地带耸立着一个个崭新的蔬菜大棚。走进大棚,西红柿、荷兰豆、四季豆等蔬菜长势喜人。30多岁的汉子普文国正在村口自家蔬菜大棚里仔细打理还未全部摘完的西红柿,他高兴地对记者说:“今年第一发西红柿赶上了季节,卖了个好价钱,种大棚蔬菜有奔头。”

      记者向他细细打听种植西红柿的投入和产出,他干脆放下活计,给大家算了一笔账。这个面积一亩一分地的大棚,搭棚子3000多元,滴灌系统700多元,种子500元,肥料、农药近2000元,加上其他农资,全部成本大概在7000元以内。第一发西红柿毛收入1.3万元,加上省招商合作局补助的4400元大棚补贴,这个大棚在不到一年时间就给他家带来了1万多元的纯收入。而在此之前,他家每年种植、养殖的产品全部换成钱,从未超过两万元。

      “今年种了9.8亩大棚,主要种了西红柿、四季豆几样蔬菜,都能赶上好行情的话,今年就发了!”算完账,普文国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他坚定地说:“今年的收入肯定比往年翻一倍。”

      普文国的大棚赚钱了,村里种大棚蔬菜的农户都和他一样,今年掘到了第一桶金。据村民们说,村里以前只有零星几户在搞大棚种植,更多村里人都在种植传统作物稻谷、白萝卜等,辛苦劳作一年收益却并不高。现在好了,大家都能种上大棚蔬菜了。

      原来,为帮助法乌村尽早脱贫,省招商合作局党组“一班人”经过多次实地调研,邀请专家把脉后,决定把重点放在帮助法乌村培育致富产业上,确定了种植大棚蔬菜、科学养殖肉牛和生猪的“一种两养”产业。现在,当地干部群众对“一种两养”致富产业不仅耳熟能详,还常常挂在嘴边。

      该局因地制宜,引进蔬菜收购商,采取“企业收购+农户种植+招商局补助”的形式,建档立卡贫困户补贴4000元/亩、非贫困户补贴2000元/亩,共投入资金78万元扶持农户建起了199亩蔬菜大棚,惠及农户89户,户均增收1.5万元。

      该局帮助村里成立了肉牛养殖协会和合作社,采用“基地+分散”养殖的方式,投入资金在法乌村建立了能集中养殖60头肉牛的基地1个,能养殖60头繁殖母牛的基地1个,现已养牛100余头。今年,省招商合作局将按贫困户每户5000元、脱贫不脱钩农户每户2000元的标准,予以补助,实现法乌村肉牛养殖全覆盖。“山里养的牛市场好,将来养牛一项也会成为村民重要的收入来源。”法乌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养殖大户普有华对养牛致富的路子抱有很大信心。

      省招商合作局发挥职能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广东温氏集团,带动农户发展科学养殖。采取“龙头企业保障+大户经营管理+贫困户入股分红”的方式,建设两个年总出栏2000头的生猪养殖厂。该项目总投资220万元,其中省招商合作局筹集资金投入100万元作为贫困户的入股资金,集中有限资金保障贫困户持续增加收益。

      养殖大户张宏伟站在正在紧张搭建的厂房旁告诉记者,他在厂房建成后将直接管理日常养殖事务,预计今年6月底可建成投产。“这种项目运营模式有效规避了贫困户的经营风险,将有效带动大家脱贫增收。”

      龙武镇党委书记普亮明介绍,“通过实施扶贫项目菜单式管理,实现产业项目精准帮扶到户,改输血为造血,确保每个村组至少发展1—2个项目,每户贫困户至少参与1个增收项目。”目前,全镇正持续加大资金整合力度,不断夯实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突出立体气候优势,在高海拔冷凉地区继续巩固烤烟支柱地位的同时,发展以种植白萝卜、甘蓝为主的冷凉蔬菜产业;在低海拔热谷地区探索培育农村新型农民经营主体模式,成立专业合作社、协会,发展冬早蔬菜、火龙果、辣木种植及肉牛、山羊养殖,形成“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产业格局,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农增收。

      硬化路面,修建灌溉水渠、路灯、综合服务中心让法乌村真正成为美丽乡村

      硬化的入村道路蜿蜒至村中央,村民的庭院打扫得干净整洁,道路两旁还安装了路灯,走进法乌村,大家都感叹:“变化确实很大!今非昔比。”

      省招商合作局先后投入540余万元帮扶资金,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法乌村进村道路、灌溉水渠、路灯、综合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产业培育也初显成效,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村容村貌靓了起来,群众精神面貌也为之一新,齐心协力奔小康。

      清澈的水流在已经竣工的水渠里缓缓地流淌。在法乌村的合竜寨吃水沟旁,记者看到村民们可以很方便地引水、取水。“这条水渠去年实施了三面光工程,投入使用后解决了附近3个自然村的吃水、灌溉问题。”省招商合作局驻法乌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周瑜告诉记者,该局先后投资130多万元修建了几条饮水沟、灌溉渠,大大缓解了当地群众的饮水、灌溉难题。

      在法乌村委会分水岭村易地搬迁新建安居房区域,记者碰到了从附近自然村搬迁过来的贫困户普得发,80多平方米的房子已经建成,预留将来加盖二层的条件,还未装修,新主人正在打扫着新居。“就差水电路一通,我们就可以搬进来住了。”普得发是当地易地扶贫搬迁计划的受益者,他说:“新房子除了政府补贴、免息贷款,自己没用多少钱就盖了起来,我们要把扶贫产业搞好,好日子还在后头!”

      脱贫必先安居。针对资源匮乏、自然条件恶劣的村寨,坚持搬迁与发展“两手抓”,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龙武镇有8个村纳入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项目的实施将使320户1120人受益,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77户625人。

      围绕石屏县委、县政府的发展规划,省招商合作局驻村工作队在龙武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整村推进项目为着力点,夯实基础设施,全面改善了法乌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由省招商合作局帮扶的总投资达245万元、集党建、文化、医疗、健身、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法乌村综合服务中心项目作为2016年重点帮扶项目,目前部分功能已投入使用,成为全村一大亮点工程、民生工程。

      开展十余项技能培训

      村民们坚定了自我发展的信心和走向市场经济的决心

      走进还未完全建成的法乌村综合服务中心大厅,各式带有商标的刺绣产品十分引人注目,一群妇女拿着针线,正在跟着老师学习刺绣新手法。

      “我们受邀来到这里,主要是培训一些新技巧、新理念,让这里的传统刺绣能够走出大山,走向市场经济。”一位从昆明来的刺绣老师告诉记者。

      为了使法乌村的传统花腰彝刺绣技艺传承发扬好,同时给当地绣娘们多一条生财之道,省招商合作局专门请来了一些刺绣公司的老师给当地的妇女传道解惑。

      腼腆的赵大姐放下手中的刺绣和记者交谈:“我们以前都是自己绣自己穿,儿子大了给儿子绣一套,女儿大了给女儿绣一套,没想着拿去卖。老师说这个能卖好价钱,我们以后学好了技艺,也要卖刺绣赚钱。”

      省招商合作局在帮扶石屏县龙武镇法乌村委会脱贫过程中,十分注重开展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的信息和走向市场经济的决心。帮扶一年多来,该局积极发挥职能优势,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积极组织农民学习大棚蔬菜种植、肉牛养殖、烹饪、刺绣等实用技术。目前参加技能培训的贫困户已达150余户460余人次,每个贫困户至少有1人次参训,掌握1项以上实用技术,做到了贫困户技能培训全覆盖,大大激发了贫困户打赢脱贫攻坚战决心和信心。在省招商合作局的协调帮助下,龙武镇、法乌村还组织适龄青年到昆明参加专场招聘会,想方设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法乌村党总支书记普杰介绍,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全村还以卫生、陋习整治为突破口,通过党员培训教育、学生教育、家访和宣传等,引领农村新风尚,提升群众精神文明素质,让村民实现物质与精神“双提升”,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此外,该局还将龙武镇列入2016年兴滇富民农村电子贸易平台项目建设计划,加大力度挖掘包装特色项目,挖掘当地资源拓展群众增收渠道,目前已投资约60万元为石屏县及龙武镇深度包装电商平台及花腰彝特色旅游等招商项目。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