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头条热点 > 正文
    购物车
    0

    石屏:传承非遗文化 弘扬民族传统

    信息发布者:普文起
    2017-05-17 12:00:14   转载
    • A+
    • A-
    2017-05-16 16:24:32中国红河网     

    后宝云在学校教授烟盒舞

    这些年,只要提到石屏县,很多人都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两位响当当的人物--李怀福、李怀秀。

    2006年,这对彝族姐弟因参加第十二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原生态唱法金奖"一举成名。高亢委婉激昂而又清澈明亮的"海菜腔",让世人记住了他们的"天籁之音"的同时,也记住了石屏县。在这一年,彝族海菜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除了海菜腔,石屏县的烟盒舞、乌铜走银、花腰民歌、四弦制作技艺、咪嘎好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也令世人羡慕不已,国家级、省级、州级、县级的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不胜枚举。

    5月4日,当记者走进石屏县坝心镇中心校的时候,该校的教学楼里传来一阵阵嘹亮的歌声,循着歌声向四楼走去,在一间舞蹈室里,一群小学生正在跟着老师学习海菜腔。在这里,记者见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烟盒舞与海菜腔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后宝云。这位海菜腔和烟盒舞高手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他就被坝心镇中心校聘请来当教师,为该校的小学生们传授海菜腔和烟盒舞技艺。

    在舞蹈室里,一群孩子将后宝云团团围住,后宝云弯腰,孩子们就学着弯腰,后宝云跨步,孩子们就学着跨步,每一个烟盒舞的套路,后宝云教的认真,孩子们模仿的惟妙惟肖,几个套路之后,75岁的后宝云就大汗淋漓,抹去额头上的汗水,后宝云还是一丝不苟地为孩子们示范每一个动作的要领。

    后宝云告诉记者,他除了定期来坝心镇中心校传授孩子们海菜腔和烟盒舞之外,早在2007年,他就在龙朋镇巴窝大寨村开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海菜腔、烟盒舞传承点,利用农闲时间,向当地群众传授海菜腔、烟盒舞技艺。10年来,先后培养学员800多人。

    坝心中心校校长许斌介绍,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文化的情结,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2013年开始,就把石屏县的几位"非遗"传承人请来校内,为学生传授四弦、烟盒舞和海菜腔。

    " 目前,我们学校正在组建一个百人海菜腔队,让祖先留下的优秀民族文化基因,通过孩子们能薪火相传下去。"许斌说。

    而这只是石屏县文化、教育联合,扎实开展"非物资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一个缩影。

    目前,石屏职业中学、三中、坝心小学、龙朋小学、龙武小学、桃园小学等多个学校已试点开设了海菜腔、烟盒舞、花腰歌舞的普及课程,待取得经验后,石屏县将按各个学校实际全面推行。

    据了解,石屏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始于2006年。十多年来,由于领导重视,措施有力,使得群众保护非物资文化遗产的自觉性不断增强,民间艺人得到有效保护,传承活动得到有效资助。传承形式多种多样,有收徒授艺,家庭传艺,社会办班学艺等。政府提供桌椅、音响器材、服装道具、乐器等资助和传承经费的补助等,传承经费的补助又分别采用项目补助,固定补助,以奖代补等多种办法。

    非遗保护,说到底就是对非遗传承人的抢救和保护。为此,石屏县一直在不遗余力实施传承人保护工程,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政策,切实帮助传承人解决困难。建立了传承人档案、传承人访问和报告制度。多年来,坚持逢年过节走访慰问传承人,对代表性传承人做到四个必报必访:传承人家中有突发事件必报必访;大病或逝世必报必访;有重要艺术活动或艺术成果必报必访;收徒传艺必报必访。

    同时,加强对传承人的培训,不断提高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认识和责任感,帮助传承人不断提高传承能力。

    目前,石屏县已建成龙朋桃园、巴窝、龙武秧草塘、哨冲慕善、牛街扯直、坝心大寨等海菜腔、烟盒舞、花腰歌舞的传承班(点)22个,有学员1000多名。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